恒立实业(000622)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无重大变化。受新冠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链紧张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报告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同比减少约59.20%,营业收入明显下滑、销售利润下降,亏损增加。由于公司大宗贸易主要客户集中在上海地区,2022年上半年公司贸易订单减少,贸易营业收入下滑明显;汽车空调业务也因市场大环境低迷的持续影响,整车厂家对公司的订单大幅减少导致空调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集团公司业务性质为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主要经营活动包括生产、销售制冷空调设备,销售汽车(含小轿车);加工、销售机械设备;提供制冷空调设备安装、维修及本企业生产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服务;凭资质证书从事房地产经营、物业管理;自有房屋租赁;实业投资;投资管理。(国家有专项审批的项目经审批后方可进行)。经过历次的调整,目前集团公司本部不再进行相关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其主要的制造及销售业务已全部转移至公司全资子公司岳阳恒立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一)主营业务及产品全资子公司岳阳恒立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零部件公司”)报告期内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汽车空调及零部件等产品,同时继续开展了委托加工业务,另外承接了一些工程安装业务。主要产品有工程车空调、轻型商用车新能源空调、物流车新能源空调、乘用车新能源空调;空调主要零部件有蒸发器HVAC、压缩机、冷凝器总成、空调管路及面板等;委托加工的电池产品有磷酸铁锂、碳酸锂等。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约3,119.70万元,约占合并报表营业总收入的34.92%。全资子公司湖南恒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投资公司”)报告期内主要开展项目投资等业务,参与投资设立了产业投资基金,同时通过项目分析建立了一批可信的资源渠道,已筛选和积累了一批可行性较高的项目。本期无营业收入。全资子公司湖南恒胜互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贸易公司”)报告期内主要从事乙二醇贸易业务、磷酸铁锂相关原材料(包括无水磷酸铁、碳酸锂、食用葡萄糖、聚乙二醇等)贸易业务。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约5,799.26万元,约占合并报表营业总收入的64.90%。(二)业务经营情况1.零部件公司全资子公司零部件公司除与中联重科(000157)、梅花汽车、一汽柳特、浙江康迪、奇瑞汽车、中恒天汽车公司等国内主要汽车及工程车制造企业持续保持良好的长期业务合作关系外,现重点开拓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空调业务,先后研发了浙江康迪电动车空调、奇瑞电动物流车空调、郑州宇通轻卡空调等产品。其中宇通4.5T轻卡电动物流冷链车项目已批量配套;东风电动重卡项目进入小批量试装阶段;吉麦汽车EC01项目开始产品升级,吉麦汽车EC02项目正在进行技术方案确认和成本分析,吉麦汽车EC03项目正在进行前期技术储备工作;河南御捷电动汽车也已经通过技术方案。公司总部及创新产业(300832)基地项目已取得开工所需“四证”,系全省首个“拿地即开工”、“两审合一、技审分离”的试点项目。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计划明年上半年主体全部完工并完成老厂区搬迁和所有设备安装调试,下半年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对现有的技术和产能进行更新改造升级,公司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本项目建成后,将加深巩固公司核心产品市场地位,加速公司新产品的产业化进程,有利于公司扩大产品生产规模,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有效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2.投资公司全资子公司投资公司参与投资设立了产业投资基金-湖南南粤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本基金”)。2022年4月8日,本基金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已完成。截至目前,本基金尚未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3.贸易公司全资子公司贸易公司通过几年的发展,贸易业务已具有一定的体量和规模,市场信誉度和综合实力已通过市场实际业务检验,充分具备开发新贸易种类和新营销模式的能力。贸易公司上半年主要商品种类是乙二醇和磷酸铁锂相关原材料。因公司主要客户集中在上海地区,受上海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司贸易订单大幅减少,贸易营业收入下滑明显。(三)行业发展情况1.汽车空调及零部件业务板块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强,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7%和6.6%。上半年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刻,各主管部委采取了一系列畅通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效措施,将疫情给产业链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5月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推出了一系列稳汽车增长、促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地方政府出台的促进消费政策也主要以汽车消费为主,目前汽车行业总体恢复的情况良好。综合对全年汽车市场判断,中汽协预计:2022年我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700万辆,同比增长3%左右。其中:乘用车销量预计2300万辆,同比增长7%左右;商用车销量预计400万辆,同比下降16%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一定的的区域性特征。考虑到生产、交易成本和供货周期等因素,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一般围绕汽车生产厂商进行选址、布局,因此显现出一定的产业集群效应,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已逐步形成了六大产业集群,包括以上海、江苏省和浙江省为核心的长三角产业集群,以重庆、四川省为核心的西南产业集群,以广东为核心的珠三角产业集群,以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为核心的东北产业集群,以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为核心的的中部产业集群和以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为核心的环渤海产业集群,并已逐步形成以上述产业集群为辐射中心的行业区域分布特征。2.贸易业务板块今年上半年,受俄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等因素影响,商品贸易供应链效率下降,货物运输受阻,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统计显示,截至3月31日收盘,国际原油、天然气、小麦、大豆等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分别较今年年初上涨30.7%、18.7%、45%和18.7%。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分析,从目前商品供应端的情况来看,利润、需求和预期是企业生产的主要推手,导致各商品供应状况略有不同。自6月初上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物流逐渐恢复后,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为企业全面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了保障。商品产量开始回升,特别是生产企业对后市预期良好,生产热情高涨,整体商品供应增速持续加快,形式持续向好,7月大宗商品供应指数继续上升至近六个月最高。(四)行业地位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汽车空调零部件行业的企业,也较早地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全套设备生产汽车空调。公司具备客车、轿车、卡车和各类工程车辆的空调压缩机及其零部件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目前受生产场地及产能的限制,市场占有率不高,订单规模偏小,价格影响力不强,行业地位有限,属于中小型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贸易业务准入门槛较低,资金需求量较大,回款周期较长,收益相对偏低。由于公司大宗贸易主要客户集中在上海地区,2022年上半年贸易订单减少,贸易营业收入下滑明显,行业地位有限。(五)经营模式1.汽车空调及零部件业务板块(1)采购模式:公司产品生产所需物资均自行采购,采购方式主要是选择和评定合格供应方,在此基础上采用竞争性谈判和比价采购的方式。(2)生产模式:公司主要是以销定产,根据客户订单及技术要求安排生产。(3)销售模式:公司目前产品销售方式主要以直销方式为主,一般直接销售给使用商。(4)成本核算方式:公司财务部采用计划价格核算。汽车空调的上游是铜铝等原材料供应商,当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时,对汽车空调的生产成本影响很大。(5)利润来源:公司利润的增减主要取决于市场订单的多少,由于研发一个新产品的投入大多数是一次性投入,人员工资开支相对固定,故订单规模对单个产品利润影响巨大,规模越大,利润率越高。公司目前主要生产基地的生产能力不足,订单规模不乐观,公司在销售渠道的拓展、新市场的挖掘方面还有待提升。2.贸易业务板块(1)贸易公司作为中间商,依托信息不对称、时间及空间差异、客户供应商资源和销售渠道,赚取购销差价。(2)采购模式:向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进行询价,进行价格比较,选择符合采购需求、质量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供应商来采购货物。(3)销售模式:主要是经销模式,货物主要销售给下游贸易商,通过进销差价实现利润。(4)成本核算方式:数量金额核算法,按采购的商品的数量和金额进行成本核算。(5)利润来源:最主要的来源是经销货物的价差。(六)公司治理方面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法人治理制度体系,努力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提升经营管控和规范运作水平。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报告期内无重大变化。 1.创新研发优势 公司以创新驱动求发展,坚持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为全面实施公司经营战略,提高工作效率,公司投资建设公司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新生产基地建成后,将加深巩固公司核心产品市场地位,加速公司新产品的产业化进程,有利于公司扩大产品生产规模,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有效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有利于实现股东、经营团队、客户、员工等相关利益者多赢,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为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 2.品牌服务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汽车空调零部件行业的企业之一,具备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全面的开发能力,在汽车空调零部件行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公司长期以来凭借优良的产品质量和独特的个性化服务,在同行业中有较高声誉,所生产的产品通过了法国贝尔公司ISO9001、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信息化为支撑,实时倾听客户声音,灵敏感知客户体验,持续改善服务质量,致力于打造敏捷响应的营销服务体系,以优质服务拉动公司整体竞争力提升。 3.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深耕汽车空调零部件领域多年,坚持以产品创新为核心,以服务客户为导向,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良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主动全面的服务能力,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和良好的市场口碑,与中联重科、梅花汽车、一汽柳特、浙江康迪、奇瑞汽车、中恒天汽车公司等国内主要汽车及工程车制造企业持续保持良好的长期业务合作关系。 4.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供应链、研发、客户服务、产品质量、风险管控、专业性人才管理与培养等诸多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对汽车空调零部件行业具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基于公司的实际情况、行业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制定适合公司的发展规划,能够对公司的生产、销售等经营管理进行合理决策并有效实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持续的驱动力。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风险:公司所处行业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规划有着密切联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国家行业发展方向等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目前行业处于整体洗牌局势之中,大部分车企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陆续建立自己的空调厂,公司在市场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有受限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倡导通过自主创新和市场开拓,逐步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公司与客户长期合作,能按照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及时的针对性开发;同时在现有产品基础上,根据行业发展的趋势特点,研发具备一定前瞻性的新产品。 2.原材料成本上升风险: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给公司的市场策略制定和实施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公司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材料为铜、铝等,其价格的波动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较大影响,也使公司的成本控制增加了难度。 应对措施:面对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将及时关注价格变化趋势,积极寻找最优供应商,实行重点原材料集中统筹采购、个性原材料地方采购相结合等灵活措施,严控采购成本,提高规模效益,规避价格风险。 3.市场风险:投资和贸易业务受国家相关政策、宏观经济状况、市场表现、企业经营能力及盈利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经营风险较大。投资业务周期较长,不确定因素较多,收益具有不稳定性。乙二醇贸易业务的销售客户较为单一,销售价格提高受制约因素较多,对资金回笼周期和利润提升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制度,加强风险防控措施,完善风险管理设置,针对风险防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及经营效益。公司将在稳定现有业务的渠道的同时,逐步开发多家上游渠道和采购客户,“业务品种多元化”以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4.人才引进风险:随着公司业务拓展,公司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都持续扩大,这对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如果公司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储备、管控体系的调整不能适应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将对公司的整体运营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 应对措施:公司一方面一直致力于打造优秀高效的管理团队,积极引进外部人才,充实管理队伍,提升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持续关注对现有管理团队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结构。目前公司积极制定激励机制及人才培养制度,通过外部培训以及内部导师制度,持续提升管理团队和人才队伍整体水平,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 上述行业格局和趋势、公司经营计划和经营目标及可能面对的风险并不代表公司对未来年度的盈利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变化情况、经营团队努力程度等多种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敬请投资者特别注意。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