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设计解码] 智己汽车,又是一个年轻的汽车品牌。近些年,此起彼伏涌现而出的新车品牌着实不少,有些被我们遗忘,有些被我们接纳和热议。能不能让消费者记住?其颜值发挥了很大作用。下面我们来看看智己L7(参数|)和LS7的造型设计,读完文章的你留下自己的评价吧! 许邓韬目前是智己汽车造型设计中心的总监,他和我说智己团队的工作模式与传统车企有着很大的不同,关于L7和LS7的研发设计也是一样。“我们的工作模式也不是传统车企那样各部门各忙各的,而是有点像项目制,各部门都出个人,凑在一起头脑风暴,做一个功能点”。 【左:智己许邓韬,右:汽车之家杨鹏】 如果你细心观察并总结过近些年的新车设计,车头造型有着一个趋势:类“X”形的前脸元素非常流行,目前处于非量产状态的智己L7、LS7似乎也都遵循了这样的趋势。 其它品牌采用类似“X”形前脸车型的案例很多,比如: 为了强调智能化,他们在大灯组里加入了“黑科技”:260万像素的DLP投影大灯+5000颗LED ISC像素信号灯,我们此前在迈巴赫S级和WEY VV6等车型也讲解过类似的投影大灯(点击这里跳转)。智己L7的灯组增加了显像功能,它可以显示一些动画用于和其他交通参与者进行交流。 LS7的车头造型较L7更加圆润了一些,前大灯组的造型颇具法拉利的感觉。车尾灯也是增加了横向宽度,其承载的信息更多,观感也更好。 关于这些车灯炫技的部分我们不过多解释,毕竟好不好用只有未来量产后才能客观评价,更何况现在它还不符合中国交通法规的要求。从造型设计的角度看,它属于目前流行的分体式大灯,远近光灯源隐藏在一定熏黑处理的灯腔内,给人的整体感较强。 随着车身上传感器的增多,如何好好隐藏它们成为了造型设计师的课题。超声波传感器、毫米波雷达、前置摄像头、全景摄像头等等,在满足功能和性能的同时,美观地“隐藏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数据驱动产品,是智己汽车提出的一个核心思路。通过车内外多种传感器的监控,采集用户对车辆各种功能和场景的使用情况(不牵扯隐私),在基于这些数据来设计改款、下一代产品甚至是未来的发展路线。也因此,在L7和LS7上我们能看到这么多传感器也就不稀奇了。 目前L7整车的风阻系数是0.21,本来智己可以好好宣传一下这个超低的风阻数据,因为在纯电动轿车里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不料,老牌德系奔驰还是抢了风头,最新发布的EQS达到了0.20的风阻系数,占据了0.01的优势。不过,许邓韬称在智己L7量产之前,他们还有一定提升的空间,最终能不能挑战EQS的成绩,我们拭目以待。 车尾有一个造型设计妥协工程制造的细节:在设计阶段,智己没有准备把尾灯融入到“鸭尾”的造型中,本来尾灯想放得更低一点,但是金属在那个位置很难在保证高一致性的前提下,做出理想而圆润的倒角,制造过程中,很容易让空气在尾部形成乱流,从而影响到空气动力学。尝试多次发现,只有灯罩的那种树脂材料才能做出的圆角倒角,为避免这个问题,所以就决定了尾灯目前的设计。 关于智己汽车的内饰设计,我们可以通过目前状态的L7来了解一下(LS7没有公布内饰)。L7采用了横铺整个仪表台的大屏幕,采用这种布局的新车如今不少见,但只用两块屏幕拼在一起的很罕见(多数都用三块屏幕来拼接,满足车规级的屏幕很难做得很大)。 总结: 雷军曾经解释过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用7个字总结是:专注、极致、口碑、快。车企们也都在讲“互联网思维或用户思维”,雷军说的最后一个字我觉得车企们很多都做到了。新车的研发周期被大大缩减了。上汽在荣威Marvel X之后,很快再次冲击更高端的电动车市场,智己汽车便是上汽今年冲出来的“独立团”。作为第一梯队的L7和LS7很快将量产在我们面前,对于它的造型设计您有什么看法呢?(文/图 汽车之家 夏志猛 杨鹏)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