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联会发布了5月份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数据显示,除了第十名的哪吒销量微降0.2%外,其他车企均呈现同比增长态势。这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与乘联会预测的数据相符,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850万辆,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预计为36%。 围绕这份榜单,我们可以发现三个有趣的点。 首先,新能源“BAT”战队成型,即比亚迪、埃安和特斯拉占据榜单前三名。其中,比亚迪销量尤为突出,达到220735台,远超埃安和特斯拉的4万多台。因此,可以说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获得了绝大部分红利。埃安与特斯拉的销量差距仅为2495台,但考虑到特斯拉在华国产车型数量有限,而埃安产品线较丰富且售价偏低,因此特斯拉的销量“含金量”相对更高。这种“BAT”领跑的格局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出现强有力的竞争者改变现有格局。 其次,以吉利、长安和长城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迎头赶上。从榜单来看,这三家车企5月份的零售量分别为25795台、24346台和20847台,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4.6%、109.3%和87.3%,排名紧随“BAT”、上汽通用五菱和理想汽车之后。随着比赛进入5km左右,这些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认真起来后,或许有望追上甚至逆袭“BAT”。吉利已经组建了多个新能源品牌,并将逐一进入爆发期;长城汽车在上海车展上展示了30多款车型,其中智能新能源车型超过15款;长安也在推出新能源车型的同时,打造了全新品牌。因此,谁能最终胜出还不好说。 最后,来看一下在新能源领域落寞的传统合资车企。除了外资的特斯拉和合资的上汽通用五菱外,其他耳熟能详的合资车企如一汽-大众、广汽丰田、东风日产、上汽通用等均未出现在这份榜单中。这反映出合资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尚未完全转身,但已经产生了危机感。近期,上海车展上出现了不少合资车企推出的新能源车型,如别克ELECTRA E5、起亚EV6 GT、大众ID.7以及价格惊人的东风日产超混电驱奇骏。随着后续更多车型的登场,新能源格局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 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当下,领先品牌并没有骄傲的资本。如果不能持续提升产品力和保持敬畏之心,被竞争对手超越也只是时间问题。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