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海外试驾] 在刚刚过去的广州车展上,第五代亚洲龙正式与国人见面,这辆有着近20年历史的车型来到国人面前。在北美,前几代Avalon(亚洲龙)的客户主要以40岁往上人群居多,平庸的外观及动力好像真的不太容易激起年轻消费群体的购买欲望。这次我们借洛杉矶车展之机,在这边找到了两台五代亚洲龙,分别为为3.5L V6版本及2.5L混合动力版本,未来国产只会有2.5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2.5L混合动力系统版本,并不会有3.5L版本。在国产车型试驾文章之前,我们先把它当做一味甜点,先睹为快吧。 ● 外观部分 相比前几代车型,这台第五代亚洲龙的外观变得更加激进、运动,摆脱了前几代略显中庸、油腻的设计风格,全新一代亚洲龙俨然变成了一个紧跟时代潮流的年轻小伙子。 在影视圈,你只有足够有特点才能让人记住,那些五六七八线网红锥子脸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并不会被人铭记。亚洲龙在本届广州车展上,用一张“大嘴”彻底让人们记住了它。今天看到这台XSE车型整个格栅都进行了“黑化”处理,显得更加凶悍、运动。 大灯组的外部轮廓其实并不是很激进,但是内部结构确是很有内容,首先采用了分体式设计,总共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转向灯/远光/近光/近光。各区域划分的非常明确,间隔部分还采用了熏黑处理,整体依旧突出运动气息。灯组内均采用LED光源,不过远近光都未配备透镜。 该车长宽高分别为,4978/1849/1435mm,轴距为2870mm,整体上与大兄弟-雷克萨斯ES区别不大。从侧面看,车辆的线条非常修长,即使从侧面看,你也还是能感觉出车头车尾线条的立体感,线条走向非常明确,不妥协。 该车使用了一款十辐双色轮圈,高亮铝合金色突出的造型非常像是一把把锋利的“匕首”,这倒是让我想起了大众GTI上面那款著名的“战斧式”轮圈,同样都是冷兵器,亚洲龙上的显然更加凌厉一些。 车身异色后视镜好像是性能车或是运动风格车型惯用的手段,这台XSE版亚洲龙也是如此,高亮黑的后视镜搭配这个选配需要395美金的红宝石耀斑珍珠色非常和谐。该车后视镜还集成了转向灯及并线辅助系统。 来到车尾,初看给人的惊喜并不亚于前脸设计。从45度看向车尾,你会发现尾灯与下包围的夹角非常大,这样会让车尾看上去更加有层次感。这种立体的设计风格,其实在丰田最近的新车上我们已经看到过很多了,但亚洲龙是真正让我觉得好看,不刻意的。 最后,尾灯部分设计的很巧妙,中间一根透明饰条将两边尾灯相衔接,但亚洲龙并不是真正的贯穿式尾灯设计。事实上,整个尾灯组可点亮区域很有限,大部分仅为装饰作用。 2内饰介绍 ● 内饰介绍 亚洲龙的内饰设计很有特色,同时还有着不错的科技感,内饰的档次感营造得很好,无论是内饰用料还是做工都处于同级车型中的中上水平。 多媒体方面,9英寸的触控屏幕反应很快,使用流畅,同时亚洲龙还是丰田进入国内的车型当中第一款支持CarPlay的车型,这大大提升了用车的便利程度。 总的来说,亚洲龙的内饰可以打一个很高的分数,优秀的设计,出色的用料和做工都让人很有好感。 3乘坐空间 ● 乘坐空间 前后排座椅在舒适度上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功能性方面,前排座椅还有座椅加热功能,相信未来国内的高配车型也会有座椅通风。 体验者坐入前排后,头顶正上方是天窗,所以从头部到天窗的距离是4指,后排空间的表现也就是同级车型的一般水平,头部空间仅剩2指。 前排的无线充电功能非常实用,并且完全可以把手机放进去,拉上盖板,并在盖板上放点儿其他东西,私密性非常好,但是因为开口较小的原因,取拿手机并不太方便。 4储物空间、天窗、后备厢 ● 储物空间、天窗和后备厢 充电接口方面,全车共有5个,前排3个后排2个,满足现在人们的充电需求完全没有问题,这点应该点个赞。 亚洲龙整体的储物空间表现比较一般,各个储物位置也都很常规,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后备厢的空间并不规整,并且外延较高,对于使用的便利度来说有一些影响。后排座椅支持4/6放倒,多少能提升一些后备厢的实用性。 5行驶及动态表现 ● 动力系统 本次试驾车型为3.5L V6车型,最大功率305马力/6600rpm,最大扭矩362牛·米/4700rpm,变速箱为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不过未来国内版本并没有3.5L这个动力,而是配备2.5L自然吸气和2.5L混动两种动力,目前厂商还没给实际数据,但可以参考现在广汽丰田凯美瑞的数据,最大功率分别为209马力和218马力。 ● 行驶表现 亚洲龙有ECO、正常和运动三种模式供驾驶者选择,首先这个3.5L V6的动力,我感觉正常模式下,在市区以内80km/h范围内行使已经足够了,当你深踩油门,转速拉到5000-6000rpm左右时,这辆车会肆意的释放自己,相信我,此时它带给你的感觉绝不仅仅是“够用”那么简单。 如果你还觉得正常模式不能满足你或者偶尔想放纵一下的话,你大可以切换为运动模式,这台车的运动模式并不会像很多性能车那样,切换后就变“疯狗”。按下运动模式按钮,首先你能感觉到的是油门变得灵敏了,深踩之后,发动机会在接近红线时才换挡,而这一切伴随着尾部传来的浑厚声浪,立体的给你加速感受。 整个加速感受,给你的感觉是很绅士那种,虽然车速及转速在迅速升高,但它还是放不下日系车那股子舒适劲儿,总觉得太客气了,客气的有些“见外”。 这车的转向部分我有点纠结,因为在日常驾驶时候,你确实能比较明显的感受到方向盘是有些旷量的。因为这车外观太凶了,总给你一种走极端性能路线的错觉,当你开着它上路行驶后,你会觉得转向跟其他性能车比,还是差点意思,有些旷量、有些不跟手。 整个悬架系统表现值得表扬,走美国这种烂路表现的滤振性非常好,如果来到国内,路况更好的情况下,这辆车会有非常不错的舒适性表现。跑山路过程中,大角度高速过弯时,悬架侧向支撑性非常好,能够有效的抑制侧倾产生。 ● 混动车型驾驶感受 相比3.5L V6车型的澎湃和夸张的驾驶感觉,混动车型就温婉很多了。电动状态下一如既往的平顺、安静,而且电动机确实输出很积极,低速巡航时车内有着很好的静谧性,在没有任何机械振动的环境里,整车的高级感都是相当强的。 发动机的介入感也是很轻微的,对于乘客来说很难察觉到,甚至只有驾驶员自己才能根据脚下的油门深度感知到发动机启动,动力系统的平顺性非常好,毕竟这么多年的积累确实混动系统也在进步,体积在缩小,效率在增高,稳定性也一直有着很好的口碑。我们在美国遇到一位第一代美版凯美瑞的车主,2008年买的,至今仍旧是定期保养,更换轮胎和刹车片,动力系统没任何问题,油耗还是相当低。 聊回感受,急加速时电动机和发动机共同发力,也能有很好的表现,应对85英里/小时以内的急加速都没什么问题,悬架在加州真的并不是很好的路面上行驶试舒适度还不错,毕竟这起源就是一台为北美市场研发的车,所以悬架的适应性很强,舒缓程度以及颠簸的过滤都是让人满意的。只是车内的静谧性确实会差点意思,发动机高转速的噪音还是偏大,在前排会对好感有一些影响。 坐到后排,其实让我最不满意的并不是什么舒适性、隔音等等,这两点做的都不错,座椅的角度、填充没什么问题,只是抬头看看车顶,没有全景天窗是个挺说不过去的事情,不过好在国内的版本已经很明确的会配有全景天窗。 ● 全文总结 之前亚洲龙的车型定位都是针对上了年纪的消费者,全新亚洲龙具有凌厉的外观内饰设计,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接受度大大提高,对于丰田来说,在兵家必争的中型车市场上则又多了一份儿保障。话又说回来,现在的汽车设计一直在走年轻化、运动化、科技化,难道就已经没有人再为那些喜爱沉稳与中庸的消费者埋单了吗?(图/文/摄 汽车之家 王申 马亦骁 张可) ●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