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6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呈现出一些积极的迹象。数据显示,6月份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了189.4万辆,同比下降2.6%,但环比增长了8.7%。今年1-6月累计零售量达到了952.4万辆,同比增长了2.7%。其中,6月份自主品牌零售量达到了93万辆,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7%。而主流合资品牌和豪华车零售量分别为66万辆和30万辆,同比下降了19%和3%,但环比分别增长了6%和22%。 乘联会指出,今年1-6月零售持续环比增长,这在本世纪以来是首次出现的逐月环比增长趋势。这主要得益于春节过早、3月的异常促销价格战、部分消费者观望国六B的促销走势、近期大量新品和低价新款的推出以及“618”促销活动等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上半年接二连三的主题期待与政策出台,最终在6月中下旬形成了车市持续火爆的态势。 在产量方面,6月份乘用车生产达到了219.5万辆,同比下降0.5%,但环比增长了10.3%。这主要是由于国六排放升级的老库存切换,企业生产非常谨慎。自主品牌生产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12%;合资品牌生产同比下降23%,环比增长11%;豪华品牌生产同比下降1%,环比增长4%。 新能源汽车市场上,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了76.1万辆,同比增长33.4%,环比增长12.1%。今年1-6月累计批发量达到了354.4万辆,同比增长43.7%。6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量达到了66.5万辆,同比增长25.2%,环比增长14.7%。今年1-6月累计零售量达到了308.6万辆,同比增长37.3%。此外,6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达到了7.0万辆,同比增长185.3%,环比下降27.8%,占乘用车出口的24%。其中,纯电动占比新能源出口的89%,A0+A00级纯电动出口占新能源出口的56%。 随着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的不断走出国门,海外认可度的提高以及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新能源出口市场仍然持续向好。比亚迪纯电动和插混双驱动车型夯实了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长安、上汽、广汽、吉利等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板块的表现尤为顽强。6月新势力零售份额为12.8%,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理想、蔚来、零跑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和环比表现总体仍较强。 乘联会表示,7月3日,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突破了2000万,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和实力崛起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新能源车的高速增长是中国市场化力量主导推动能源革命的结果,也是实现交通领域节能减碳、绿色出行的重要成果,有效地拉动了汽车产业链的改造升级,实现了电动化产业链替代内燃机产业链的巨大提升。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内部,仍存在着一些挑战,如乘用车和商用车发展不均衡,地区市场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上游原材料波动,材料体系、工艺能力的再探索,补能基础设施建设,高阶自动驾驶的应用仍需要持续发力保持投资动能等。 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将继续向自主品牌升级、减碳智能化发展,推动自主产业链向“灵活可控、占据世界领先优势、服务更广阔的市场”的方向挺进。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