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3月26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国务院国资委三维度深化央企“AI+”专项行动 3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人工智能+”成果媒体通气会。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继续深化央企“AI+”专项行动,更加突出应用领航,更加突出数据赋能,更加突出智算筑基,深化与各方协同合作,为加快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央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加力。 ·左手周期右手科技外资QFII最新调仓路径曝光 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的陆续披露,各路机构持股动向浮出水面。截至3月25日,数据显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在2024年末持有40只A股。从配置方向来看,化工、电子等行业成为QFII的核心配置。多位外资机构人士表示,在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和政策进一步支持下,上市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提升。在企业治理和公司业绩持续改善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长期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510家上市公司获机构上调2025年盈利预期 截至3月25日收盘,最近3个月共有510家A股上市公司获机构上调2025年盈利预期,上调盈利预期的报告数量合计达到1209份,涉及机构共53家。从上调盈利预期的原因看,发布新品、产能扩张、研发投入提高是机构上调上市公司盈利预期的主要原因。从行业角度看,医药生物、半导体、硬件设备、化工、软件服务、传媒等行业上市公司获机构上调盈利预期的数量和幅度居前。 ·三大电信运营商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近三千亿元 截至3月25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均披露了2024年业绩,均拟大手笔分红回报股东。三大运营商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规模合计达到2898亿元,虽然各自的投资规模出现下调,但在投入结构上持续调整,算力、AI成为运营商适当超前布局发力的重点,甚至还设立了特别预算或者“不设上限”。AI也全面介入运营商的各项业务层面,在助力运营商业务转型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上海证券报 ·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暨“投资上海”活动周启幕 3月25日,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暨“投资上海”活动周在上海中心大厦启幕。本届大会落地了21个重点产业项目,聚焦先进材料、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领域,包括落地浦东的超导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及总部基地项目、伟测科技上海总部基地项目等。当天,上海2025重点产业布局图发布。上海前瞻部署10条重点产业链,包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时尚消费品、新能源及绿色低碳、先进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率先形成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险资购金试点落地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尝鲜 记者3月25日获悉,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上海黄金交易所完成了国内保险机构的首笔黄金询价交易。该笔交易的落地,标志着酝酿多时的险资购金终于从规划走向了现实。同日稍晚时候,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亦表示,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完成了国内保险机构首笔上海金交易。业内人士认为,在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等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价值进一步凸显,险资投资黄金有利于拓宽投资渠道,增加投资组合的多样性。 ·首批基金2024年年报出炉基金经理对权益资产较为乐观 首批基金2024年年报出炉,机构持仓路线图浮现。近日,中庚基金、九泰基金、明亚基金等公司率先披露了旗下基金的2024年年报。多只基金的隐形重仓股曝光,最新投资策略也公之于众。年报显示,基金经理普遍认为,经济基本面逐步改善,权益资产性价比凸显,有较多结构性机会可以把握。有基金经理在年报中详解了重点股的买入逻辑,这在业内相当罕见。以九泰久益混合基金为例,基金经理刘开运详细介绍了潍柴动力、中国汽研、北方华创、海康威视等多只个股的买入逻辑。 证券时报 ·面板产业迎来向上拐点:LCD盈利改善柔性OLED涨价可期 “得益于良好的终端需求,LCD TV主流尺寸面板价格自2025年1月起全面上涨,3月预计将延续上涨态势。”在近期的机构调研中,京东方透露,LCD行业平均稼动率自去年11月开始回升,今年以来上升态势得到延续,并保持在80%以上。多位受访人士向记者表示,LCD市场集中度提升,特别是中国厂商话语权增加,叠加产线完成折旧、国补政策等因素,LCD产业链迎来向上拐点。与此同时,OLED面板作为另一大主流解决方案,在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部分赛道有望高速增长。随着LCD与OLED双双迎来拐点,受访人士告诉记者,未来一两年,面板等科技领域厂商将呈现“大者恒大”的趋势,行业前三的企业利润可能占到全行业利润的85%甚至更高。 ·AI抢滩基础工作券商分析师坚守深度研究主场 一方面,券商分析师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底已达5776人;另一方面,人工智能(AI)大模型在多环节大幅提升了投研效率。当分析师直面AI时,由此产生了职业焦虑。不过,记者对多家券商研究所的调查情况显示,短期内,AI的发展或许会使助理分析师的需求有所降低,却无法完全替代分析师。受访者普遍认为,AI更多是作为智能助手,承担基础和重复性的工作,而深度研究仍会是分析师的主场。 ·钛白粉价格年内迎第三轮上调行业产能持续扩张 3月25日,钛白粉概念股明显走高,鲁北化工涨停,安纳达盘中涨停,收盘涨7.71%,惠云钛业涨8.64%。3月以来,钛白粉概念股集体上涨,平均涨幅达到10.01%,鲁北化工、惠云钛业涨幅居前,均在19%以上。消息面上,近期,钛白粉行业掀起一轮涨价潮。日前,行业龙头龙佰集团发布调价函,3月21日起,公司各种型号的钛白粉销售价格在原价基础上对国内各类市场上调500元人民币/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70美元/吨。其他国内厂家陆续跟进,包括惠云钛业、中核钛白、安纳达等。近年来,我国钛白粉行业产能持续扩张。 ·八十四家公司去年业绩超预期 随着2024年上市公司年报的陆续披露,市场迎来了不少惊喜,部分上市公司凭借自身优势和行业机遇,实现了业绩的超预期增长。这些超预期的表现不仅为投资者带来了信心,也为市场注入了活力,成为观察经济复苏和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据统计,截至目前,针对2024年度业绩数据,券商研报明确给予“超预期”评价的上市公司有84家。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力设备、汽车、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行业。 证券日报 ·券商月内“拜访”近500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预期及进展成关注话题 当前,在市场交投活跃的情况下,券商积极“拜访”上市公司,挖掘投资机遇。3月份以来,已有121家券商对49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3140次调研。同时,在并购重组市场持续活跃的背景下,市场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关注度提升,并购重组预期、进展及相关规划成为券商调研上市公司过程中的高频问题。从行业分布来看,上述493家上市公司中,有55家属于工业机械行业,30家属于电子元件,29家属于汽车零配件与设备,28家属于集成电路,21家属于商品化工,20家属于应用软件,20家属于电气部件与设备。 ·15家A股公司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 截至3月25日记者发稿,A股市场已有15家公司率先披露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有12家公司预计报告期内净利润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从所属行业来看,12家公司中有5家来自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表示,今年以来,全球AI算力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上述板块直接享受到了AI基础设施迅速扩张带来的红利。与此同时,政策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也推动了相关公司的业绩增长。 ·A股公司海外并购持续升温 A股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热情仍然不减。据记者不完全统计,3月份以来,已有至少5家公司首次披露了海外并购计划。我国诸多产业正面临从“制造”向“智造”跃升的关键期。并购,尤其是对海外先进资产的并购,正成为国内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之一。政策赋能与内生需求形成共振,推动企业将跨境并购作为打开增长新局的突破口。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表示,从战略布局来看,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希望通过拓展海外市场来扩大市场份额,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