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世界资讯

当前位置: 汽车世界资讯 > 品质探店 > 文章页

从"温州模式"到"上市方阵" 40家A股企业打造转型新引擎

时间:2025-04-02 18:15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2 次
证券时报,证券时报网,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是证券市场权威信息披露媒体,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信息披露平台。提供全天候7*24小时财经证券类资讯,内容丰富,包括时报快讯、股市新闻、财经资讯、基金净值、债券、期货、上市公司公告等,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最新鲜的财经信息。打造了“信披168”综合服务专区,资

温州资本市场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随着浙江华远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温州A股上市公司总数正式突破40家大关。

上市公司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具有关键作用。温州近年来持续完善企业上市培育机制,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支持、优化政务服务等措施,着力培育优质上市资源,推动企业加快上市步伐,赋能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该市累计新增A股上市公司13家,较2021年末增幅近50%。

0006883b2f780ac550bae45f3dab28d.jpg

图片来源:温州市宣传部

A股军团达40家 制造业底色显著

3月27日,浙江华远在A股创业板上市,上市首日收盘上涨389.02%。公开资料显示,浙江华远作为定制化汽车系统连接件领域的领军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底盘及动力系统、安全系统、智能电子系统等领域。2024年,浙江华远来自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销售收入在营业总收入中的占比已超过三分之一,展现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劲竞争力。

浙江华远是今年首家登陆A股市场的温州企业,也是温州第40家在A股市场上市的企业。据证券时报记者梳理,温州市上市公司以制造业为主,占比近九成。从申万行业来看,温州上市企业主要分布在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纺织服装、电子、汽车等行业中,其中,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行业上市公司均有7家,上市公司数量最多。

近年来,温州成功上市的企业不少是制造业细分领域的标杆企业。这些上市公司在各自的领域发挥自身优势,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高。比如浙江华远,公司零部件供应涉及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品牌及多家世界500强零部件企业,是本田、大众、长城、福特、马自达、国际某知名新能源车企等主机厂的紧固件产品直接配套厂家。

温州上市板块的不断壮大,不仅为温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提升了温州在全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力。

3a1f3f03d56b739706e2c4b1306f1c1.jpg

图片来源:温州市宣传部

资本赋能产业 经济转型升级

温州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一直以其活跃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而著称。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温州的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温州的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据温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温州市实现GDP 9718.8亿元,同比增长6.3%,分别高于全国、浙江省1.3和0.8个百分点。2024年,温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291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736.9亿元,增长10.2%。温州市统计局表示,2024年,温州市传统产业加快迈向高新化,五大传统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9%,汽车零部件、电气产业增速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20.7%、19.0%;新兴产业加速聚链成势,规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3.1%、14.7%、14.0%,五大战新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5%。

近期,上市公司业绩披露进入高峰期,部分温企业绩良好,并积极回报资本市场。如珠城科技2024年实现营收16.03亿元,同比增长31.77%;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公司拟每10股转增4股并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冠盛股份2024年营收40.20亿元,同比增长26.41%;归母净利润为2.98亿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

随着上市公司数量持续扩容,温州正形成“资本活水—产业升级—价值创造”的良性循环。资本的持续注入不仅为上市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更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推动着智能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链成势。这种产融互动的新态势,正在重塑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标杆城市的发展能级。

960f2cd7b950e073958100b74fc916d.jpg

图片来源:温州市宣传部

优化营商环境 厚植发展沃土

温州作为民营经济大市,对营商环境的重视一以贯之,不断优化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良好市场环境。

2024年,温州市推出一批“小切口、大撬动”改革项目,全力打造16项标志性改革成果。深化“两个健康”集成改革,出台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1+3”政策意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走在全省前列,“问企识才”“拨投联动”等改革经验全国推广,“数据得地”供地8156亩、经验做法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全国首部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规定正式实施。

2025年,温州参照为民办实事模式,聚焦企业需求最迫切、最有感的急事难事,首次推出“为企办实事十大项目”,紧扣企业发展全周期需求,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全场景”的服务体系,涉及拓展市场、政企恳谈、减负降本、新质赋能、优化供地、融资畅通、出海服务、便利入学、政策直达和规范执法等十方面,共计30条具体举措,并写入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与此同时,温州不断完善上市政策、优化上市服务,促使温州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据了解,温州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经营指标以及企业上市意愿,梳理建立500家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并按上市成熟度落实紫、红、橙、黄、蓝“五色图”分类分层动态管理。制定出台《温州市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研究确定50家重点拟上市企业,围绕目标、节点逐一制定上市规划,明确属地镇(街)服务专员,优化全流程跟踪服务,不断提升重点拟上市企业上市后劲。

依托中上协、沪深北交易所等四大温州服务基地,创新“瓯江金融讲坛”“交易所温州行”等载体,温州举办高端论坛、座谈研讨、融资路演、辅导培训、经验分享等活动70余场。同时温州连续两年举办创投大会,发布基金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意见,启动大罗山基金村建设,探路“基金+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企业上市提速。

温州A股上市企业40家,其中近九成扎根制造业,展现了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这背后是温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企业上市培育体系的成果——从精准政策支持到全流程服务保障,从搭建融资平台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每一步都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未来,温州将围绕金融科技助力创新温州建设,依托制造业的扎实根基和资本市场的赋能,凝聚温商力量,推动温州人经济与温州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持续发挥民营经济活力,培育更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推动区域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台阶。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04 10:04 最后登录:2025-04-04 10: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