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国二手车行业“小、散、弱”问题突出。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超60万家车商经营范围含二手车。单从数据来看,二手车企业的整体规模并不小,而如此规模体量的群体,人员规模3人以下的“夫妻店”却占了一半以上。 如今,市场中众多的二手车“夫妻店”、“兄弟店”要面临转型,起因是2023年1月1日起实行新政,即全面推行二手车由经纪模式向经营模式转型,不少小型车商视这一天的到来为“从业倒计时”。 对于已轻车熟路的二手车经纪模式,要不要尽快转型困扰着不少小型二手车商。因为经纪业务模式向经销业务模式转移,首当其冲的就是经营成本的上升。目前,个人之间的二手车交易免征增值税,而经销业务意味着交0.5%的增值税。 事实上,小型车商不直接持有二手车是行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他们只充当买卖双方的”桥梁“。但新政实施后,除了要承担税务成本的增长,还要面临“小型车商逐步被大型车商收编”的行业式洗牌。如何寻求突破口是眼下小型二手车商的重要课题。 首先,整合优质资源。小型二手车商最大优势在于其灵活性较高,转型成本较低,且部分小车商已经组成“稳定的圈子”,具备一定的跨区域资源调配能力。随着二手车限迁政策的全面放开,区域化发展越来越明显,提前在区域内布局好自己的车源合作企业、销售合作渠道,可以分摊经营风险。 其次,聚焦品牌车型。以往做与众多车商类似的品牌,转变为只做部分垂直品牌及车型,定位精准客户群体。据汽车之家发布的《2021二手车市场消费需求的深度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大众品牌购车热度以9.6%位列二手车消费榜单第一,宝马、奥迪、奔驰分列二三四位。“BBA”成为近两年来购车热度增长最快的三个品牌。而从车龄结构来看,1-5年内公里数在3-5万的车辆最受市场青睐。毕竟,从市场方面来说,无论商业模式、还是体量大小,最终决定成败的还是客户。 第三,寻找新的盈利点。二手车经营者将主要精力都放在收车和卖车环节,对售后管理普遍缺乏管理。实际上,售后可以带动保险、汽车美容、汽车加装、改装等业务,是重要的盈利点之一。考虑到资金成本问题,小型二手车商可以通过与维修门店开展合作的方式,互换资源实现多元化业务发展,并将维修中心分为日系、德系和高端三类,增加以服务为主的盈利点。 对小型二手车商来说,在仅剩不到半年的过渡期内,围绕二手车交易链条,聚焦核心能力,联合互补,转变经营模式,不失为一条升级之路。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