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世界资讯

当前位置: 汽车世界资讯 > 焦点新闻 > 文章页

科技赋能全球视野:长安汽车打造中国汽车转型新标杆

时间:2025-03-14 09:50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20 次
通过数智化技术创新与全球化生态布局,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图片

在此背景下,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紧扣国家战略,围绕“新质生产力”和“汽车强国”等发展目标,提出《关于统一构建海外汽车市场共性数据库的建议》、《关于加快完善自动驾驶标准和法规的建议》、《关于车辆购置税分层分级征收的建议》以及《关于响应产业人才需求,设立智能电动车辆一级交叉学科的建议》(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建议)等五项建议,展现了领军企业的责任担当。

长安汽车以“科技长安”“世界长安”为引领,积极响应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科技强国建设”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号召,通过数智化技术创新与全球化生态布局,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科技创新:

长安汽车的“数智新汽车”与技术跃迁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这已经是当前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形成的共识,而长安汽车一直是先行者、引领者。长安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始于2009年,历经16年技术沉淀,已形成覆盖全场景的智驾能力。

产业发展,标准与法规先行,针对当前自动驾驶领域,标准法规滞后的现状,朱华荣在《关于加快完善自动驾驶标准和法规的建议》中建议,结合我国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建立责任认定机制,对不同等级和形态的自动驾驶车辆明确责任划分;基于我国在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和准入等方面开创性的尝试和成果,推动完善对应的标准体系;统一无人物流车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

图片

不难发现,朱华荣所提建议内容正是当前自动驾驶发展到今天亟待破除的藩篱,而长安于近日发布的北斗天枢2.0计划宣告智驾普及,开启全民时代,该计划围绕数智产品、数智运营、数智制造、数智生态四大核心领域,开启全面升级行动。

其中,天枢智驾系统:基于全球领先的中央环网架构SDA平台和天枢大模型,长安智驾系统实现“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闭环。

2024年,长安成为全国首批L3级自动驾驶试点企业,其远程挪车、一键泊车等功能已在深蓝SL03i等车型上量产应用;2025年,长安将推出10万元级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支持极黑环境避撞、135km/h高速AEB等功能;2026年实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2028年向L4级迈进,彻底解放用户双手。  

目前,长安已经做出市场承诺:2025年起,长安全面停售非智能化新车,未来3年推出35款数智新车型,覆盖经济代步车至高端智能座舱全品类。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5年重庆马拉松赛事中,长安倾情打造了一场AI盛宴,机器人和机器狗成为了重马赛道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让马拉松赛事也能充满趣味性和科技感。

长安的科技创新成果还体现在核心三电技术突破上。长安在新能源领域的“香格里拉计划”持续推进,收获满满。

其中,金钟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续航里程突破1500公里,安全性提升70%,计划2027年量产,彻底解决液态电池的安全与续航焦虑。智慧新蓝鲸3.0发动机,热效率44.39%,搭载500bar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结合软件定义动力技术,实现动力输出与能耗的极致平衡。天衡电驱系统:行业首创10层扁线电机技术,驱动效率达98.1%,支持油电转化系数3.63kWh/L,混动性能全球领先。

好产品离不开好技术,更离不开好工艺。为此长安打造数智工厂,通过智能制造赋能效率革命。2024年启用的长安数智工厂,融合AI封测、数字孪生等40余项尖端技术,成为全球智能制造的标杆。该工厂实现千人千面定制生产,交付效率提升40%,成本降低20%,并入围MWC25 GLOMO大奖“最佳移动互联经济奖”。未来,长安计划将旗下所有工厂升级为数智化产线,助推重庆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全球化进阶:

从“产品出海”到“生态共建”    

走出去,是中国汽车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2024年,长安汽车海外销量达53.6万辆,同比增长49.6%,覆盖77个国家和地区。这一成绩得益于其“海纳百川”战略的深度实施。

长安已经在海外深耕本地化运营:在东南亚、中东非、欧洲等五大区域设立总部,建成8个海外工厂,产能13万辆。另外,泰国罗勇新能源基地将于2025年投产,辐射东盟市场。

在销量大幅提升的同时,长安还持续对品牌进行升级:通过DEEPAL、AVATR等子品牌重塑国际形象,在欧洲市场发布会上,长安宣布以“绿色智能”为核心卖点,直面特斯拉、大众等国际巨头竞争。

当然,中国汽车品牌出海也存在关税博弈、政策法规纷繁复杂、文化气候差异等诸多挑战和困难。为此,朱华荣在《关于统一构建海外汽车市场共性数据库的建议》中呼吁,推动构建海外汽车市场基础共性数据库,供企业快速调用,加快中国车企全球化进程;依托共性数据库,可以拓展深度咨询服务,并向中国车企风险示警,帮助规避风险。

目前,长安通过“三步走”战略(产品出海→品牌出海→产业出海),构建研、产、供、销、运一体化生态,推动中国汽车从“走出去”、“走进去”再到“走上去”。

此外,长安还将ESG理念融入全球化布局,2024年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其在海外推行低碳工厂标准,并联合当地合作伙伴开发太阳能充电网络,以绿色技术赢得国际市场认可。

一张蓝图绘到底:

蹄疾步稳迈向世界一流品牌    

图片

汽车强国,注定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同时做灵活性的调整。自2017年开启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以来,长安按照每年更新一版的速度,持续优化战略规划,当前已迭代至8.0版本。

8.0版本,明确“13336”布局,即1个目标:成为世界一流汽车品牌。3大技术领域: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3大品牌矩阵:长安、深蓝、阿维塔覆盖全市场。3大产品序列:引力、启源、凯程满足多元需求。6大全球市场:中国、欧洲、中东非、中南美、东南亚、独联体。

在时间轴线上,长安还制定了2025年和2030年的关键节点目标。其中,2025年目标可以归纳为“3311”,即全年奋斗目标是:总销量300万辆、收入3000亿元、自主新能源销量100万辆、出口100万辆。2025年,长安汽车用户预计突破2800万人,向3000万迈进。 

到2030年,长安总体销量500万辆,数智新汽车销量突破300万辆,海外销量占比30%,成为世界一流汽车品牌。

远大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人才队伍,这往往是一家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尤其是在智能网联时代,需要源源不断的智能电动车辆专业人才。为此,朱华荣在《关于响应产业人才需求,设立智能电动车辆一级交叉学科的建议》中呼吁,设立智能电动车辆一级交叉学科;围绕产业发展趋势建立课程动态迭代机制;构建“需求牵引+动态调整”的产教协同机制;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化合作机制。

不难发现,长安高度重视对人才队伍的培养。目前,长安已构建“六国十地”研发网络,汇聚全球1.8万名技术人才,其中外籍专家近千名。2025年,其全球科学与艺术中心将落成,进一步吸引顶尖人才。此外,长安计划投入超2000亿元开发生态链,打造“陆海空立体出行”解决方案,包括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前瞻项目。

毫不讳言,在迈向世界一流品牌的征程中,长安不仅是一家车企,更是中国智造的代言人,是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推动者。从“制造”到“智造”,从“中国的长安”到“世界的长安”,这家拥有40年历史的民族车企,正用自身的生动实践表明,唯有坚持长期主义、拥抱数智革命、深耕全球市场,方能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11 11:04 最后登录:2025-04-11 11: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