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世界资讯

当前位置: 汽车世界资讯 > 新车资讯 > 文章页

2024年的中集车辆:创新驱动下的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4-07 06:58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 次
2024年中国专用汽车行业表现如何,从数据上给出了新答案。31.54万辆的销量虽未恢复往日规模,但企稳回升的曲线背后,新能源细分领域的爆发式增长、头部企业的全球化突围、以及技术驱动的产业革新,正悄然重

点击播放

2024年中国专用汽车行业表现如何,从数据上给出了新答案。31.54万辆的销量虽未恢复往日规模,但企稳回升的曲线背后,新能源细分领域的爆发式增长、头部企业的全球化突围、以及技术驱动的产业革新,正悄然重塑行业逻辑。

从内卷到破局,一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转型浪潮,正在为专用汽车行业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近日,行业领军企业中集车辆(301039.SZ)举办了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从这场业绩说明会上,我们读到了什么?

01

2024年中国专用汽车行业全景扫描

过去五年间,中国专用汽车行业经历了深度调整周期。自2021年达到历史峰值后,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2022年专用汽车行业遭遇断崖式下跌,全年销量同比骤降38.18%,市场容量由50万辆量级急降至30万辆区间。

近几年国内专用汽车销量趋势

(数据不含厢式运输车、翼开启厢式运输车、仓栅式运输车、平板式运输车、养蜂车、邮政车、畜禽运输车、半挂车,数据来源:《专用汽车》数据资源库,下同)

经历两年深度调整后,2024年行业显现企稳迹象,全年实现销量31.54万辆,同比微增0.33个百分点。

“十四五”新能源专用汽车销量走势情况

新能源专用车异军突起成为最大增长极。2024年该细分领域销量突破4.24万辆,市场渗透率首度跨越10%门槛,较“十四五”规划初期实现7.3倍跃升。这一爆发式增长背后存在三重驱动力:国家"双碳"战略的持续深化、新能源基础设施的加速完善、以及地方财政对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的专项补贴政策。

“十四五”主要细分领域新能源渗透率走势

从新能源专用汽车的应用场景分布看,市政环卫、冷链运输、工程建筑构成三大主力板块,合计占据92.5%市场份额。其中冷链运输领域新能源渗透率达33.51%,居各细分领域之首,这主要得益于生鲜电商爆发式增长与疫苗等医疗冷链运输的刚性需求。

面对国内市场增长压力,我国头部的专用汽车企业加速实施全球化战略。2024年专用车出口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全年出口5.21万辆,同比增长44.6%;出口金额38.61亿美元,同比增幅28.66%。这一突破性增长既得益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升温,也源于中国专用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先发优势。

02

中集车辆连续十二年蝉联全球第一

在行业深度调整与新能源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中集车辆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表现尤为值得关注。

近日,中集车辆举办了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从公布业绩看,中集车辆2024年经营态势积极稳健,三大业务取得了高质量发展。

年报数据显示,中集车辆2024年实现营收210.0亿元人民币,实现经营性净利润13.5亿元人民币,毛利率达16.3%,在手现金储备达到58.0亿元人民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21.9亿元人民币,同比提升22.4%。

2024年,中集车辆重塑了全球半挂车、EV·DTB上装和纯电动头挂列车的三大业务。中集车辆在中国、北美、欧洲的半挂车生产中心和制造工厂共销售各类半挂车10.17万台。根据《Global Trailer》公布的2024年全球半挂车制造商按销量的排名,中集车辆连续十二年蝉联全球第一。

03

中集车辆的破局之道

近年来,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日益加剧的“内卷化”困境。这种内卷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同质化价格战白热化,多款新车型卷入降价潮,部分企业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抢占市场,导致全行业利润空间持续压缩;二是区域产能重复建设,地方政府为争夺产业资源,通过税收优惠、土地让利等方式推动同质化投资,加剧了市政环卫、工程运输等传统领域专用车的产能过剩;三是创新动力不足,在价格挤压下,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普遍偏低,核心技术突破缓慢,导致产品迭代陷入低端循环。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为行业破局指明方向。那么,中集车辆是如何破局的?

2024年,中集车辆以“星链计划”与“雄起计划”为双轮驱动,深度挖掘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的价值,加速演化成星链半挂车“全价值链”运营者

a.中集车辆“星链计划”精心定义半挂车业务全价值链的设计与集采、生产、流通、跨洋制造、“星链”营销等五个核心环节,推动公司实现星链半挂车“全价值链”的价值流闭环。例如,通过自行设计所有年度车型,实现90%以上集中采购,15天内完成“订单-交付”等系统性举措,星链半挂车业务产能利用率创下五年新高,生产效率提升30%,人均产值实现23%的显著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制造体系革新能力;

b.中集车辆借"雄起计划"实现高端市场突围。液罐车业务主导制定《道路运输食用油罐式车辆》企业标准,为行业食品安全树立标杆;

c.中集车辆更在全球南方市场多点开花:中东、非洲及东南亚区域实现业绩突破,公司销售覆盖广泛,已合计进入50个国家和地区,呈现中东、非洲、东南亚市场“三超多强”的销量格局,2024年全球南方市场营收同比增长6%,毛利率提升5.8个百分点;

d.2024年亦是中集车辆全球供应链韧性提升之年。北美市场毛利率稳居20.2%,欧洲区域通过核心部件国产化战略,在行业下行周期逆势实现2.4%的毛利率增长,澳洲业务更以行业前六的市占率跻身头部阵营,盈利水平创下历史新高,构建起多点支撑的全球化运营体系。

在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快速提升的背景下,中集车辆深化“好马配好鞍”的商业模式,加速向“新能源重卡底盘企业首选的上装委托加装连锁企业”转型年报数据揭示,中集车辆在EV·DTB业务领域表现亮眼,成功实现营收30.3亿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业务的毛利相较于2023年提升了0.7亿元。

中集车辆秉持“好马配好鞍”的商业模式理念,将焦点对准纯电动底盘的适配性,紧密贴合市场需求,精心推出了年度迭代车型。通过副车架与底盘的巧妙融合设计实现车辆减重,还构建了一套“统一接单、统一集采、两地交付”的高效标准化流程。目前,中集车辆的EV-DTB搅拌车、渣土车等明星产品已实现批量交付,广泛覆盖混凝土物流、港口运输等多个应用场景,更是赢得了陕汽等新能源重卡企业的青睐,成为其首选合作伙伴。

中集车辆的纯电动头挂列车已经从技术探索发展到场景落地阶段。中集车辆依托纯电动头挂列车(EV-RT)技术平台,积极探索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之路。他们精心研发的J-RT1.0搅拌车,如今已在西安实现批量运营。这款车表现十分出色,能耗相比以往降低了37.7%。

而且,其采用的头挂协同控制技术,巧妙地解决了车辆甩尾的棘手问题,为后续的智能化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动力驱动方面,J-RT1.0搅拌车采用了电驱桥同步驱动与能量回收技术,能够达成四驱级别的动力协同效果,成功突破了传统头挂分离技术所存在的瓶颈。

中集车辆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展示出专用汽车企业如何依托新质生产力变革,破除内卷。唯有如此,专用汽车行业才能跳出降价亏损创新停滞的恶性循环,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04

未来展望:专用汽车行业的“黄金十年”

站在2024年的转折点上,中国专用汽车行业已显露出黄金十年的雏形。新能源渗透率突破10%,标志着专用汽车的电动化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中集车辆等领军企业构建的全球化运营体系,正在将中国制造优势在全球遍地开花;而头挂协同控制、智能能耗管理等技术突破,则为专用汽车行业开辟了从专用工具智能运力跃迁的路径。

未来,中集车辆将逐梦“纯电动头挂一体化产品”,致力成为探索者、构建者和全价值链推广者。2025年,中集·陕汽三好发展将进一步开发纯电动头挂渣土车(EV-RT 2.0- 7A 渣土车)和纯电动头挂搅拌车(EVRT 2.0-搅拌车),筹备在2026年推出智能化纯电动头挂冷链车和智能化纯电动汽车零部件物流车。此外,中集车辆还打算在泸州投资纯电动头挂列车“整装”基地,同时在川渝云贵投资四个面向纯电动头挂销售和售后服务的纯电动头挂门店。

中集车辆董事长兼CEO 李贵平也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纯电动头挂列车的目的绝对不仅是为了省能,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智能化。在这个过程中,中集车辆立志于继续成为构建者,成为纯电动头挂一体化产品“全价值链”的推广者。

专用汽车企业从价格战的转向价值链的竞争最终将把调整期的阵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跳板

属于中国专用汽车的黄金时代,正从破局者的脚下徐徐展开。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08 04:04 最后登录:2025-04-08 04: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